投資準備篇(四)檢視投資組合

國際金融部 0 0 195 2022/01/13

投資計畫的執行仰賴於妥善的時程安排,時程安排意味著須透過劃分不同時間節點來檢視計畫的執行狀況,狀況的衡量方法便是投資組合的檢視。投資目標的達成並非一蹴可幾,市場環境的動盪也是瞬息萬變,透過投資組合的檢視,才能確保投資組合在因應不同市場條件的前題下仍能向訂定的投資目標繼續邁進。以下3個步驟提供投資人按部就班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

 

 

1. 回顧投資目標

 

 

或許看似尋常,然而投資目標可能因時而異,或者須因應現實情境而有所調整,所以在檢視投資組合前應該先回顧自己的投資目標,舉例來說,退休規劃是否提前、是否因小孩出生而多出教育基金的需求,或者是否因為疫情影響工作收入須藉投資補足收入缺口等。一旦投資目標有所變動,即應以新目標作為衡量基準調整原有的投資組合。若目標不變,則可以檢視投資組合的報酬表現是否符合投資目標的預期。

 

 

2. 審視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就是投資組合分配在不同投資工具的比例,也可簡略理解為投資組合中的股債比例,而股票通常比債券具更大的風險和波動性,這使得資產配置的拿捏對長期投資策略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審視的用意便在於確保投資組合的比例是否足以支持報酬符合投資目標的預期。資產配置的合適性因人而異,也端看個人的投資目標、時間設定區間以及風險承受度為何;例如,具長期規劃退休且風險承受度較高的年輕投資人,相較已退休而需固定資金且風險承受度較低的年長投資人,資產配置可能大相逕庭。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並了解最適合協助自己實現目標的資產配置,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對投資組合進行任何必要的調整。

 

 

3. 檢視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程度指的是投資組合中投資工具的市場、產業或檔數分佈狀況,如果投資的市場或產業分布太過單調,可能會使整體投資組合因單一事件而大幅震盪,而如果投資的檔數太少,也可能因單一公司的營運或消息而可能過度影響整體投資表現。就算是市值前百大的穩健公司也可能在排名中輪轉、競爭中更迭而一落千丈,公開資訊較少的小型股或者波動較大的新興市場股票也可能提高投資組合的可能報酬率,對投資目標的達成發揮舉足輕重之用。所以,多元化的投資可以讓投資組合更具彈性與抗性,分散投資的風險,在檢視時記得確保投資組合能多元化地分布於不同資產類別、不同產業類別,以因應不同的市場條件。

 

 

買進、賣出還是持有?

 

 

撇除固定收益投資通常以長期穩定收入為投資目標之外,當投資組合中有以資本成長為導向的股權商品時,投資人常常擔心的便是股價表現,所以最關心也最想知道的常為買進、賣出還是繼續持有的選擇。通常投資人可以透過財報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面向,來評判公司的股權是否整體而言具投資價值:以財報分析來說,可以從損益表觀察公司的營收是否健全或具成長性,可以從現金流量表觀察公司的流動性、變現能力,通常現金流的增加便是公司營運表現佳的一種指標,另外也可從財務預測或展望觀察公司的未來成長性;技術分析,是過去股價表現的統計分析,最常被交易員用來分析股價的未來趨勢,其中以平均移動線的為最常見的判斷標準,因為其上下行即為股價大體漲跌的趨勢,可做為股票是否應買進或賣出的趨勢依據。

 

 

影響投資的因素有非常多,總體經濟、市場環境、公司營運或甚至媒體新聞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與不同投資組合的波動。回歸投資組合的目的在於達成投資設定的目標,透過檢視投資組合來定期審視目標達成狀況時,除了投資報酬表現之外,也應留意資產配置與多元化程度來保護自己的投資。

 


相關文章

投資準備篇(三)選擇投資工具

2022/01/11

投資準備篇(一)認識投資屬性

2022/01/04

投資準備篇(二)訂定投資目標

2022/01/06

投資準備篇(五)評估投資風險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