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證券學院
擊敗市場越來越難?或許你可以試試「指數化投資」!
樂金文化
0 (0)
0
0
2,190
2019/12/23
股市百科

全球股票市場(與投資管理領域)經歷多方面的大變革,因此現今的股票市場,已經與五十年前迥然不同。規模、速度、技術、訊息、全球化、創新、法規、機構,以及更激烈的競爭,這些強大的變革力量結合起來,改變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現實情況——這是一場天大的轉型,是所有投資人在決定如何投資之前,都應該認清與接受的事實。
當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經歷許多數量變化時,他們很可能也會經歷重大的質變。過去半世紀,主要的證券市場經歷驚人的數量與質量變化。在多方考慮這些變化的交互作用前,讓我們先了解每一股重要力量,在整個轉型中有多強勁。以下是50年來轉變的例子:
-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成交量,從一天300萬股增加到一天50億股,成交量變化超過1500倍。
-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美元交易價值,從零到超越「現貨市場(cash market)」的價值。
- 交易量暴增,而執行這些交易的投資人也徹底變了。50年前,業餘散戶的交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占90%以上,他們可能從《富比士》《霸榮》《美國商業週刊》,或報紙上閱讀文章,也可能從忙碌的證券經紀商那邊得到建議,但他們是場外人,不是頻繁的交易者,平均一年交易次數不到一次,且幾乎一半的人都買AT&T的股票,這是當時最廣為大眾所持有的美國股票。
- 50年後,散戶的交易比重已經被機構與快速的機器交易所覆蓋,這些交易超過98%。如今,最活躍(也最冷酷)的前50大專業機構(其中一半是避險基金)包辦紐約證券交易所內,上市股票交易的50%,而就連50大巨頭中最小的一家,每年從全球證券業購買資訊服務,所產生的費用與佣金也高達1億美元。這些機構都是場內人士,他們可以得到「第一手消息」,也知道如何使用新資訊。
- 大型證券公司的全球主要市場投資研究,由專業的個股與產業分析師、經濟學家、政治分析家、人口統計學家,以及地理學家所產出,形成大量有用的資訊。這些研究報告,大多透過網路,立即傳遞給全球成千上萬名分析師與投資組合經理人,讓他們可在快速決策的組織中工作。
- 世界各地的各式競爭對手,都在大型交易室裡進行操作,他們透過商業與專用的電腦程式,處理多項即時資料來源,並顯示在多個電腦螢幕上。
- 50年前還未曾聽聞的彭博(Bloomberg)終端機,現在已經超過32萬台,而且每天24小時發布無限多的市場與經濟資料。
- CFA的人數,已經從50年前的零人,成長至13萬5千人,還有超過20萬人在排隊準備參加艱難的年度考試,而考試合格率低於60%。
- 過去不曾聽過的演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電腦模型,以及「量化交易者」(或計量分析師),如今成為主要的市場參與者。
- 網路、電子郵件,以及傳真掀起一場全球通訊革命:即時性、全球性,而且24小時全天候性。我們真的全在一起了。
- 國家的證券市場曾是各自獨立的,現在幾乎融合成全球範圍的大型市場,由全球各地整日運作。這個大型市場,也跟債券市場與貨幣市場逐漸融為一體,還包含了石油、黃金、小麥等大宗商品的主要市場。
- 法規也有所變動,為了確保向所有投資人,同時揭露所有可能重要的投資消息。自2000年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公平揭露規則,已經要求任何與公司相關的重大消息,需同步向所有投資人揭露。(多年前,這些消息〔還是獨占的〕是主動式投資的成功關鍵。)公平揭露規則是遊戲規則的顛覆者,它有效的把公司消息大眾化。
- 避險基金、進行收購的公司、積極的投資人,以及私募股權基金(以不同角度與目的)全都成為現在證券市場上,價格發現的主要參與者,讓證券市場成為現今世界上最大、最活躍的預測市場。
50年前,我認為有經驗的投資領袖,若精選投資組合經理人與分析師團隊,就能「擊敗市場」。當時,我仍對主動式投資人持有信心。但經過半個世紀重大、複雜、多方的改變,在長久的未來,幾乎所有的投資機構,都不可能在考慮費用與成本之後,還達到優於市場的表現。
在多數情況下,即使是少數傑出的人,風險調整後的潛在獲利空間也會充滿不確定性且太小,不值得去證明。尤其是,這麼做可能會分散投資人的注意力,他們的注意力應該放在更重要也更有意義的工作上,且應該要確定自己的重要目標,制定最能實現這些目標的投資政策,並且堅持到底。
過去10年,我們得到千真萬確的數據,幾乎所有投資人都應該採用指數化投資,並將時間與精神放在投資政策的制定上,以實現個人的具體財務目標。
隨著市場不斷變化,若許多主動式投資人轉為指數化投資,市場可能再次變得低效率,到時候主動式經理人將再度成為贏家,或許吧,但不大可能。為什麼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雖然指數型基金與指數型ETF,目前占股市資產規模近30%,不過相較於主動式投資人,他們的交易量非常小,只占交易市場總比例不到5%,而交易決定價格,所以影響不大。
第二、要降低主動式經理人拚命競爭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的工作變得很不值錢,如此一來,他們就會想辭職。但如今主動式經理人如此高薪,需要大幅減低薪酬,才能讓許多經理人願意離開市場,因此目前還不可能會有許多主動式經理人離開他們的高薪工作,轉向指數化投資。
第三、迅速獲得有用的資訊是主動式經理人面臨的關鍵挑戰。由於公平揭露規則、大量彭博資訊,以及網路的出現,每個專業投資人都能以最低成本,立刻取得訊息。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任何人都很難超越其他專業人士。
透明、管理完善,且價格精準的成熟市場,都是重大的經濟利益。我們(投資人、公司,以及工作者)很幸運能擁有接近完美的市場。如果這是現實,就像免於恐懼與暴力的自由,我們難道不該承認,並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嗎?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