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續治理
- 企業永續
- 永續治理
永續治理
中信證券致力於營造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落實當責管理與誠信經營,建構專業且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透過將ESG議題內化於公司組織文化之中,積極追求企業的永續發展。
公司治理架構
中信證券致力追求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以確保公司業務健全發展,並兼顧各方利害關係人權益。參照《證券商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訂定本公司《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公司治理相關規範,建置周延的公司治理架構,落實經營權與管理權分離的原則,由董事長帶領公司最高治理單位之董事會發揮職能,督導經營團隊提出經營策略、適時給予指導與建議,並監督執行成效,對內控、遵法及風險管理的有效運作負最終責任。而總經理做為經營團隊的最高領導者,依董事會授予之執掌與職權,負責提出經營策略,綜理公司業務,承擔整體經營責任並向董事會報告執行績效。同時本公司致力推動永續發展,注重利害關係人權益,在追求營運與獲利的同時,亦重視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面向,將其納入公司管理方針與營運活動之中,奠定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
中信證券第九屆董事會成員多元性情形
項目 | 董事長 | 副董事長 | 董事 | 董事 | 獨立董事 | 獨立董事 | 獨立董事 |
---|---|---|---|---|---|---|---|
多元核心項目 | 謝載祥 | 傅祖聲 | 張浴澤 | 謝壯堃 | 周冠男 | 季崇慧 | 林建智 |
國籍 | 美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 |
性別 | 男 | 男 | 男 | 男 | 男 | 女 | 男 |
年紀 | 51-60歲 | 61-70歲 | 61-70歲 | 51-60歲 | 51-60歲 | 61-70歲 | 51-60歲 |
獨立董事任期年資 | >3年至≦6年 | >3年至≦6年 | >3年至≦6年 | ||||
營運判斷 | ∨ | ||||||
會計財務 | ∨ | ∨ | |||||
經營管理 | ∨ | ∨ | ∨ | ∨ | ∨ | ∨ | ∨ |
產業知識 | ∨ | ∨ | ∨ | ∨ | ∨ | ∨ | ∨ |
國際市場觀 | ∨ | ∨ | ∨ | ∨ | ∨ | ∨ | ∨ |
領導能力 | ∨ | ∨ | ∨ | ∨ | ∨ | ∨ | ∨ |
決策能力 | ∨ | ∨ | ∨ | ∨ | ∨ | ∨ | ∨ |
證券 | ∨ | ∨ | ∨ | ∨ | |||
投資 | ∨ | ∨ | ∨ | ||||
風險管理 | ∨ | ||||||
學術 | ∨ | ∨ | |||||
法律 | ∨ |

誠信經營
政策方針
誠信是金融業工作的根本,利害關係人的信任是公司永續經營的基石。為讓本公司董事與全體同仁在誠信行為上有所依據,本公司訂有《誠信經營守則》以為誠信經營之遵循政策,並要求每位董事於就任時須簽署遵循誠信經營作為之聲明(第九屆董事全數簽署完成)。另外,本公司為有效規範員工行為、防範內線交易、禁止賄賂,亦訂定相關政策準則,以樹立廉潔、透明及負責之誠信經營理念並於公司日常營運活動之中貫徹。
誠信經營相關規範 | 說明 |
---|---|
《反賄賂政策》 | 宣示本公司不容忍任何形式之貪腐與賄賂行為。 |
《防範內線交易 管理政策》、 《辦理投資業務 防範內線交易準則》 |
規範本公司及子公司辦理投資業務時,或人員於辦理相關業務或與客戶接洽過程中,涉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尚未公開之重大訊息,應注意及遵守之事項。 |
《誠信經營作業程序 及行為指南》 |
規範本公司人員於執行業務時應注意之事項。 |
《員工行為準則》 | 規範本公司員工行為的基本標準並做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循的承諾。 |
《道德行為準則》 | 規範本公司董事、經理人及有為公司管理事務及簽名權利之人的行為應符合道德標準。 |
《檢舉案件處理 辦法》 |
任何人發現本公司人員有犯罪、舞弊、違反法令之虞、違反誠信經營守則或道德行為準則之行為時,均得向本公司提出檢舉。 |
檢舉案件處理流程及吹哨者保護
本公司訂定《檢舉案件處理辦法》以規範檢舉案件受理、調查、處置之程序,並由法令遵循單位為受理檢舉案件之窗口,設置由稽核主管、法令遵循主管及行政管理部部門主管組成之專責委員會,負責檢舉案件之調查與審議,並以秉持客觀、公正之態度,給予被檢舉人或相關涉案人員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之機會作為調查原則、要求本公司相關單位及人員配合查調人證、物證及書證,各單位及人員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若被檢舉人為本公司之董事、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級(含)以上之管理階層或資深人員,另應將調查結果陳報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複審;調查終結且經查證屬實之檢舉案件調查情形及處理結果將按季陳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備查。若檢舉案件經查對公司貢獻及所產生之經濟效益重大,得經決議後給予檢舉人表揚或獎勵。
另外,本公司訂定之《檢舉案件處理辦法》除規範檢舉案件受理、調查、處置之程序,設置檢舉調查暨審議委員會由法令遵循單位負責檢舉案件之受理,並成立專責委員會負責檢舉案件之調查與審議外,亦有明定允許匿名檢舉,受理調查或參與檢舉案件處理之人員,對於檢舉人之身分及檢舉案件內容應予保密,不得洩漏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之保密義務;本公司亦不得因所屬人員提出檢舉、協助他人檢舉,而予以資遣、解僱、解任、降調、減薪、終止承攬、終止委任、損害其依法令、契約或習慣上應享有之權益,或為其他不利處分。
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資武擴
本公司之董事會為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最高層級並負最終責任,而為確保與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相關風險得受有效的辨識、評估、管理,轄下設立「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委員會」,每季定期召開會議討論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重要議題。除委員會外,另指定本公司法令遵循暨法務部作為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專責單位,並指派高階主管擔任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專責主管,及各業務單位指派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督導主管,致力於落實本公司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資武擴相關事務。
中信證券防制洗錢及打擊資

風險控管
風險管理
中信證券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架構並訂定風險管理目標,除遵循主管機關相關規範之外,也承接中信金控風險管理架構及董事會核定之風險限額,以監控公司相關業務承擔之暴險部位或業務活動所衍生的各類風險。本公司力求將公司營運可能面臨之風險,維持在可承受的範圍內、以達永續穩健經營之目的。
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本公司風險管理架構係由董事會、管理階層及全體員工共同參與、推動及執行。經由向上呈報,確保董事會及高階管理階層瞭解整體風險輪廓;透過跨單位間協調與合作,確認整體風險管理之目標與政策規範執行一致性;透過向下溝通,落實風險管理理念至全公司及子公司之各層級單位人員,以利其遵循。
風險管理透過公司內各相關單位共同合作,跨單位充分協調,形成風險三道防線機制:
權責單位 | 說明 | |
---|---|---|
第一道 防線 |
結算單位、財務單位、企劃單位、行政管理單位及資訊單位等。 | 負責在執行業務時,確保符合風險管理規範、並落實風險控管。 |
第二道 防線 |
風險管理單位、法務/法遵單位。 | 風險管理單位負責風險管理制度之規劃、並監控第一道防線落實執行的情形與機制的有效性;法務單位負責法律事務之諮詢及處理;法遵單位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與執行。 |
第三道 防線 |
稽核單位。 | 負責查核各項規章、機制之遵循與執行情形。 |
中信證券風險管理組織

資訊安全
資訊安全政策與治理架構
為強化本公司及各子公司資通安全管理、清晰傳達防護方針,以建立安全及可信賴之資訊系統並確保資訊資產之安全,依據我國資訊安全相關法令及金融管理機構等有關資訊安全法令,衡酌本公司業務需求訂定《資訊安全政策》。本公司及各該公司員工、外派、人派及有業務往來之廠商均屬《資訊安全政策》適用之對象,且本公司及各該公司擁有、租用、公用或存在於各公司所轄處所之資訊資產及可能衍生資訊安全風險之設施、物品,亦屬本政策適用之範圍。2023年起本公司配合主管機關設置資訊安全小組專責資安二道防線業務,強化本公司資訊安全防護機制。
中信證券資訊安全組織架構圖

個人資料保護流程
本公司依據《當事人權利與個人資料侵害事件應變處理計畫暨管理辦法》及《個人資料保護管理組織權責辦法》之規範執行個資保護措施。本公司若接獲疑似個資侵害事件,應立即通知所屬部門主管,於4小時內通報至緊急應變處理組召集人,惟經通報之事件若於接獲通報4小時內經澄清非屬個資侵害事件者,則無需再行向上通報。
本公司以「緊急應變處理組」為個資侵害事件權責單位,當召集人接獲個資侵害事件通報後,如經調查屬個資侵害事件,應於一個工作日內召集緊急應變處理組進行處理,包括建立事件聯繫管道、召集相關權責單位進行調查以及擬定與實行應變方案;若事件擴大曝光至媒體,須隨時掌握媒體動態,保持順暢溝通管道,必要時須發佈聲明稿。
永續供應鏈
供應商管理
中信證券透過中信金控集團「大攜小」模式,攜手供應商打造永續供應鏈,舉行「2024中信金控供應商大會」,提出「CTBC 30X30 生物多樣性行動倡議」,共188家供應商出席支持。中信金控為臺灣首家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之企業,積極採取行動落實自然與環境保育,以「接軌國際,在地實踐」為核心理念,特別提出「CTBC 30X30 生物多樣性行動倡議」,期望 2030 年前啟動保護臺灣自然環境的 30 件事,邀請供應商與中信金控攜手,自辦、參與政府媒合平臺,或支持中信金控生物多樣性專案,共同守護臺灣自然資源與物種。(更多供應鏈管理政策和供應商採購規範之內容請參考中信金控2024永續報告書4.3永續供應鏈)
綠色採購政策與作為
中信證券恪遵集團致力發展永續供應鏈政策,除支持在地供應商做為主要採購來源外,本公司亦持續與全體供應商溝通永續價值,共同提升對於永續議題的重視並要求供應商遵循永續採購相關規範。
本公司秉持綠色消費及採購原則並積極實現 SDG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目標,2024年對本地供應商採購比例達 100%,其均為國內登記之合法公司,2024年總採購金額為2.28億元,綠色採購申報金額為1,530.9萬元,占總採購金額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