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證券學院
投資準備篇(三)選擇投資工具
國際金融部 0 0 124 2022/01/11

當我們有財務規劃而明確地訂定投資目標時,選擇相應的投資工具便是最重要的臨門一腳。一般而言,投資工具大致可分為成長導向與固定收益兩大類,前者以資本利得為獲利來源,目標在於透過時間讓資本的價值增加,後者目標則是透過投入資本換取未來某段時期的穩定收入源或者再投資的資本來源。
以中國信託證券現行的複委託商品為例,目前較為主流的為以下五種:股票、ETF、特別股、債券、境外結構型商品,分別說明如下:
股票
股權證券的一種,是最常見也最廣為人知的成長導向投資資產,不過並不保證收益。當我們購買某公司股票的時候,我們即成為該公司的股東,須共同承受公司的經營風險,公司獲利時能參與公司營利的分潤,公司虧損時除了沒有利潤分享,因經營不善所致股價下跌也是投資人需要承擔的。通常股權投資的風險報酬比例也相比其他投資工具來得高,較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也傾向積極累積資產的投資目標。
ETF
ETF全名Exchange-Traded Funds交易所交易基金,為發行機構追蹤或模擬特定標的指數績效表現的開放式基金,同時兼具股票與共同基金的特性,由於其投資的類別可以非常多元,可以是股權投資、債權投資,也可以是股債平衡式投資,須依個別ETF而論。如果投資目標追求資本利得,可選擇股票型ETF;如果期待投資獲得固定收益,可以選擇債券型ETF或是配息型ETF;如果對於希望投資多元而平衡一點,可以選擇多元配置或股債平衡型ETF。
特別股
特別股也被翻譯成優先股,特別股結合了股票與債券的特性,正是特別股最大的特色。特別股的股票特性為交易與配息方式與股票相同,同時每天有交易價格,利息發放屬於計算為股利且享有優先於普通股的優勢,配息方式類似債券,有約定配息條件與買回價格,但有可能因配息條件的設定而不保證一定配息。但由於特別股的屬性偏向固定收益類別,所以被歸納為穩定現金流的投資工具。
債券
做為債務工具,是典型的一種固定收益證券,可以簡單理解為投資人將資金借貸給公司或政府的借據,除了按約定的票面利率於固定時間收取利息之外,到期時還能收回投入的本金,常見的債券有公債、國庫券、主權債和公司債等。投資人當購買債券時,即成為發行機構的債權人,須承擔發行機構違背此約定的信用風險,除了持有期間的利息所得為主要獲利之外,若債券價格因交易波動而產生買賣價差時也有可能產生的資本利得,適合比較保守或穩健的投資屬性,又或者需要固定現金流的投資目標。
境外結構型商品
結構型商品,是一種以存款、保險或債券等固定收益商品為基礎,再利用利息或部分本金操作選擇權、權證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工具,含有固定收益的特質,又可透過連結衍生性商品參與各種不同市場的表現,獲取較高的報酬率,適合投資經驗較豐富的專業投資人,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也想積極累積資產的投資目標。
市場上的投資工具非常多元,而且都有各別的特性以及相應的風險與報酬,然而工具的選擇首要應考量資產配置所訂定的投資目標,歸納各別投資的屬性,再依屬性選擇適合的工具,並權衡風險承受度、報酬還有時程規劃是否有助投資目標的推進與達成,方能使投資工具發揮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