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證券學院


找好公司不求人!五分鐘搞懂財報三表

聰明主婦
5 (3)
4 1 2,363 2022/01/25
股市百科

身為一個長期投資者,在判斷一間公司時,財務報表可說是最重要的量化工具。但對一片空白的新手來說,想要學習財報真的不容易,也因此特別容易半途而廢。其實,學習財報可以從大架構開始,先認識重要且常見的指標,慢慢累積感覺之後,再深入挖掘細項,不要太急著想要一次就搞懂,才不容易被複雜的枝微末節嚇跑,實際應用也會更上手。

 

 

有人認為財報是市場上的落後指標,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錯,但我相信一間好的公司能夠持續穩定成長除了長遠的願景之外,更依靠一個又一個正確的決定,這些決定最後都會反映在財報之中,儘管財報好的公司短期不一定能夠帶動股價上漲,但長遠來說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一間公司的營運核心並且避開致命的風險。

 

 

今天就來統整一下關於財報的骨幹架構 ──「財報三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這三張報表詳細記載著公司的營運與現況,也各有關注的重點。

 

 

三大報表的意義與內涵

 

 

要了解公司的運營是一個龐大的項目,但如果我們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金錢運用來推想財務報表的樣貌一切就會容易許多。

 

 

關於財務三表的意義可以這樣理解:

 

 

損益表= 賺多少錢?

 

 

資產負債表= 有多少身家?(和負債)

 

 

現金流量表= 手上錢夠不夠花?

 

 

三表之中我最先認識的就是損益表,因為每季出財報的時候損益表的消息不但最多,機構法人也最在意損益表中的毛利率、淨利率、 EPS 等表現,因為損益表代表的是賺錢的能力,然而很會賺錢卻有太多負債或總是入不敷出都是不健康的財務狀態,因此唯有一併檢視才能真正掌握公司的狀態,並且避免有舉債度日或是花錢如流水的悲劇。

 

 

接著呢~ 就一起來看看財報三表的架構。

 

 

財報三表架構圖: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損益表的架構非常簡單也很直觀,紀錄的是賺進來的錢、花出去的錢、以及最後的獲利。因此透過損益表我們可以理解公司賺多少錢? 怎麼賺錢? 成長性如何?

 

 

損益表中常見的重要欄位包括:

 

 

營業收入:又稱營業額或營收(英文:revenue),指公司在某段時間內藉由提供產品及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營業毛利:營收減銷貨成本便是營業毛利。銷貨成本是指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所產生的直接成本,以飲料店來說,就是原料、杯子、吸管…等支出。

 

 

營業利益:營業利益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營業費用包含了薪資、行銷費、研發費用等等。 當產品成本和營業費用增加時,營業利益便會下滑,當公司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時,營業利益就會增加。

 

 

業外損益:業外損益屬於財報上的非固定項目,通常較不具有持續性,並且受消息影響,與公司的經營本質無直接關聯。

 

 

稅前/後淨利:當公司營收扣除所有的費用支出與業外損益之後所賺取的錢就是淨利。

 

 

每股盈餘 (EPS):每單位股本所賺取的利潤。

 

 

透過幾個重要的指標我們已經可以快速掌握一間公司的輪廓,包括賺不賺錢,看稅後淨利與EPS、是否具有市場優勢可以看營業毛利與毛利率?經營是否專注本業,可以看營業利益率與業外損益,關於損益表中的項目可以參考過去寫過的相關文章,有更詳細的說明。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對於沒有任何會計與財務背景的我來說,三表之中的資產負債表是最難理解的。不過,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一點也不輸損益表,資產負債表體現的是一間企業真正的價值,其中負債的品質更是影響著一間公司是否可以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此如果想要了解一間公司在資產上的運用,可以透過資產負債表前後期的變動來找出端倪。

 

 

資產負債表的英文很有意思,叫做 Balanbce Seet,編列方式有一個重點就是「會計平衡原則」:

 

 

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淨值)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們所有的身家(資產)包含了自己本來就有的(淨值)以及和銀行或別人借來的(負債)。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的關注重點分別為:

 

 

資產:

 

 

在理解資產時我們要先注入一個很核心觀念,那就是資產本身不但具有價值,而且可以幫我們創造價值。資產包含了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變現,而非流動資產則包括了廠房、設備、商譽等等,雖然無法快速變現,卻是公司重要的生財項目,我們在關注資產時,除了可以透過資產了解公司的規模之外,也可以進一步的掌握公司的經營效率。

 

 

負債:

 

 

負債簡而言之就是「向別人借的」,負債有分好的債與壞的債,好的債可以幫助公司加乘營運績效,壞的債則會成為拖垮公司的累贅。同時,雖然說借貸可以視為一種能力,但一間公司的負債占比太高時也需特別留意是否有倒閉風險。

 

 

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就是淨值,股東權益反應了公司真正的價值,股東權益的增值也可以說是身為股東最在乎的部分。一個營運穩健向上的公司其股東權益也會因為公司持續賺錢而隨之累積,也因此成為判斷公司價值的重要基礎。

 

 

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雖然在低利高通膨的今天,現金被視為不值錢的東西,但能夠持續支持公司穩定營運的關鍵仍然是「現金」。我們常聽到人家說「現金為王」,也意味著在資本市場中現金流的重要性。現金流量表紀錄了現金流動的過程,現金流的來源包括了經營、投資與籌資。現金就像是公司的血液一樣重要,現金流充裕的公司可以支持企業度過低迷時期而不至於倒閉,也更有能力進行轉型並等待新的機會。

 

 

現金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部分:

 

 

營運現金流:

 

 

透過營業活動所賺到的現金,這是公司最重要的現金來源,當營業現金流越多,就代表著公司賺錢的能力越好,營業現金流也最能反映本業賺錢的真實情況。

 

 

投資現金流:

 

 

與投資活動相關的現金,公司進行擴張投資時,通常是一種現金流為負的支出行為,最常見的就是購買新設備、土地、擴廠等;反觀,如果公司變賣設備、土地,則投資現金流為正的。

 

 

融資現金流:

 

 

向外部籌借的現金,公司向外借錢後,通常得支付利息(如銀行貸款利息或分配股息)現金流為負;反觀,公司常見的增資做法(如發行債券、向銀行借貸或向股東增資)以增加公司持有的現金,現金流為正。

 

 

自由現金流= 營業現金流量 – 資本支出

 

 

而公司真正可以運用的錢則稱為「自由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能看出公司產生現金的效率,投資人可以透過它來衡量公司的營運,扣掉資本支出後是否還有足夠的資金,能發放股息來回饋給投資人,或是在未來作為投入用途、以及預留下來在景氣不佳時讓公司度過難關。

 

 

文章寫到這裡,簡單把財務三表的輪廓與重點摘錄出來,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然而要真正讀懂財報並且透過財報洞燭先機仍然是一件需要持續學習與累積的事,一起加加油啦。

 

 

本文作者:聰明主婦(想要變聰明的聰明主婦,一步步實現不上班賺更多的目標。)

 

 

本文授權轉載自「聰明主婦生活投資學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

 

 


窩窩Talk
5 (3則留言)

    相關文章

    股市百科
    3分鐘學看盤!什麼是K線圖 ? 什麼是江波圖?

    2021/10/01

    股市百科
    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 ─ 股市面面俱到!

    2021/10/22

    股市百科
    現金殖利率、還原殖利率是什麼?該如何計算呢?

    2021/04/19

    股市百科
    什麼是毛利率?與股價有關嗎?毛利率的 6 大觀察重點

    2020/05/07

    登入窩窩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