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亮點family
- 首頁
- 數位金融
- 中信亮點family
- 存股經濟學12月份 —— 自動化趨勢,AI驅動「人形機器人」新一波成長。
存股經濟學12月份 —— 自動化趨勢,AI驅動「人形機器人」新一波成長。
中信小編
5 (174)
135
14
2,573
2024/12/03

自動化趨勢下具自主運行能力之機器人將躍居主流,相較依賴預先定義路徑運行的AGV(自動導引車),能夠自主導航並處理任務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與AMV(自主移動車) ,將以更高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逐步取代AGV市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看好人形機器人會是推動下一代「物理AI」核心應用,預期透過Jetson Thor系統及Issac軟體套件協助機器人擬真人類行為,引發機器人產業新一輪投資熱潮。
協作機器人做為輔佐角色,能提供更靈活安全的生產過程,有助弭平當前產線與未來全自動化生產願景的差距,加上程式撰寫相對容易,預期出貨量在2030年可望翻倍,今年自動化展除Universal Robots及達明機器人大秀新世代產品外,四大家族如安川電機(6506.JP)、KUKA及Fanuc(6954.JP)也都有展出相關產品,凸顯協作機器人已為兵家必爭之地,順帶一提,日本乃全球自動化機器人發展最為普及的國家。
人形機器人精緻度更高,但降低成本為首要任務,近年在LLM技術突破及製造成本大幅下降之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有提前跡象,但以Tesla Optimus Gen2為例,目前造價約落在5-6萬美金(不含軟體),離每台2-3萬之量產目標仍有不少努力空間,未來人形機器人成長性與是否存在消費需求息息相關,不過市場預期2035年出貨量將達約138萬台(10年間CAGR為83%),仍是吸引眾多大廠或新創業者積極投入之主因。
AI模型業者將扮演軟體重要角色,目前人形機器人組成概念可分為扮演大腦角色的控制(演算法、晶片)、模擬人類感官神經的感知(Sensor),以及完成大腦下達運動指令的執行(各類執行器),若依組成概念來看,控制/感知/執行各佔人形機器人成本45%/30%/25%,硬體相關成本仍佔過半,有利台廠供應鏈分食商機,但「控制」中決定機器人效能的軟體AI技術仍最為關鍵。
▲人形機器人 - 發展趨勢與結構。(資料來源 : 中國信託證券投顧整理,IEK)
機器人關鍵硬體零件主要包含減速器、伺服驅動系統及控制器,佔整體成本逾60%,並與機器人的工作效率與穩定度直接相關,其中整機運作流程將以控制器→伺服驅動系統→減速器來完成,其中減速器為硬體驅動核心,減速器具調節伺服電機與機器人關節的不同轉速及扭矩的功能,故為重點硬體零組件之一(成本佔比約30-50%),各式減速器中又以諧波減速器扮演人形機器人欲成熟化之要角。
▲人形機器人 - 組成概念與成本。(資料來源 : 中國信託證券投顧整理,IEK)
中信亮點APP台股定期「機器人套餐」,囊括台股機器人硬體供應鏈之龍頭股與中小型利基股,其中不少廠商是傳統工具機產業轉型有成而獲評價調升,族群多樣分散,諸如機器人肢體、零組件、感知器、電池等,參與未來機器人成長趨勢與商機。
▲中信亮點APP,台股定期「機器人套餐」。
※小叮嚀:本篇文章為中國信託投顧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國信託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