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證券學院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差別與公式計算|財報損益表必知指標

Jerry成長駭客
5 (75)
47 5 28,881 2024/01/03
投資心法

損益表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一項重要工具,用於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在公司損益表中,有三個重要的指標可以用來衡量企業的獲利表現,分別是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稅後淨利率。這些指標可以提供有關企業收入和支出之間的關係以及營運效率的訊息,也是股票基本面投資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今天Jerry就來帶大家介紹關於這幾個指標的介紹。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

 

毛利率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後,從銷售收入中扣除直接成本後所剩餘的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毛利率可以反映企業生產或提供服務的效率和利潤水平,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舉例來說:如果我賣一個麵包,其中的麵粉、糖就會是我的直接成本

 

如果一家公司比起同業來說的直接成本特別高,代表他可能比其他同業來說較沒有議價能力,導致原料成本高於同業也會讓毛利率較同業低

 

 

公式:毛利率 = (銷售收入 - 直接成本)/ 銷售收入

 

 

毛利率的高低可以顯示企業的營運效率和利潤能力,高毛利率意味著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相反低毛利率可能表示企業的成本控制不佳,需要進一步檢視成本結構和營運策略,然而Jerry提醒也不能單只有看毛利率來評估企業,因為毛利率的高低還會受到下方其他條件的影響。




影響毛利率的其他因素

 

1. 成本結構不同:毛利率無法反映不同企業間的成本結構和營運模式差異,某些企業可能有較高的毛利率,但其成本結構較為複雜,包括高額的間接成本和費用,因此僅憑毛利率無法確定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

 

2. 競爭壓力:過於追求高毛利率可能導致企業價格競爭力下降。若企業僅關注毛利率,可能會忽視市場競爭壓力,導致企業在市場份額和銷售量上失去競爭力,最終影響長期的盈利能力。

 

3. 忽略營運成本:毛利率僅考慮直接成本,忽略了間接成本和營運費用。企業可能在其他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例如研發、行銷、管理等,這些成本對企業的營運效益和利潤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僅關注毛利率無法全面評估企業的整體利潤狀況。

 

如同上面所說的營運成本沒有考慮進去,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第二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營業利益率



營業利益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

 

營業利益率是指企業在扣除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例如行銷費用、管理費用等)後所獲得的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營業利益率可以反映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獲得的利潤水平,同樣以百分比表示。

 

公式:營業利益率 = 營業利益 / 銷售收入


營業利益率的高低可以顯示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的整體利潤能力,這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控制。

 

高營業利益率意味著企業在營運過程中能夠有效控制成本並獲得較高的利潤,相反低營業利益率可能表示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存在成本上升或效率不足的。

 

舉例來說:我賣一個麵包,其中的收銀員(管理費用)、臉書的廣告費(行銷成本)就會是我的間接成本,如果一家公司比起同業來說的營業費用特別高,代表他可能花較多錢在推廣或者管理成本,進而讓營業利益率低於同業

 

 

然而Jerry提醒也不能只看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來評估企業,因為可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和風險,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營業利益率指標限制

 

1. 忽略其他費用和成本:營業利益率只考慮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但它並不包括其他非營運性費用和成本,例如利息支出、稅收、非經常性損益等。這些費用和成本可能對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2. 資本結構和利息負擔:營業利益率無法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和債務負擔。企業如果有高比例的負債,將面臨更高的利息支出,這可能會對營業利益率造成壓力。同樣,營業利益率高的企業可能因為高比例的資本投入而面臨較高的風險。

 

3. 產業差異和生命週期:營業利益率在不同產業之間可能存在差異。某些產業的利潤率較高,而其他產業的利潤率較低,這取決於產業的特性、競爭情況和生命週期階段,僅憑營業利益率無法準確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經營表現。

 

 

其實無論是任何損益表的比率,有一個重點就是一定要視同產業相比,絕對不能拿不同產業做比較。



稅後淨利率(Net Profit Margin)

 

稅後淨利率是指企業在扣除所有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所需繳納的所得稅後,獲得的純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稅後淨利率是一個更全面的指標,它反映了企業在各種成本和稅務負擔下的實際盈利能力。

公式:稅後淨利率 = 稅後淨利 / 銷售收入

相比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更能反映企業在實際納稅狀況下的盈利能力。較高的稅後淨利率意味著企業在考慮成本、稅務負擔和營運效率等因素後,仍能實現良好的盈利水平。

 

 

然而Jerry提醒稅後淨利率也存在一些限制。

 

 

稅後淨利率指標限制

 

例如企業可能因進行非經常性交易、會計調整或稅務策略而使稅後淨利率出現波動,此外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稅制和稅率也會對稅後淨利率產生影響,使得跨國企業間的比較較為複雜。

 

不過總結來說,稅後淨利率提供了更全面的利潤衡量,它考慮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稅務負擔等因素,不過在進行股票財報分析時,應該綜合考慮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稅後淨利率等多個指標,以獲得對企業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更全面的了解。

 

 

實際損益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範例

當我們了解了上面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後,我們就可以來看實際範例,像是下圖的是王品112年第一季的季報裡面的損益表,是否就能更理解損益表了呢

 

了解上面的指標後,是不是更容易看懂公司的損益表了,也能透過損益表更能了解一家公司的營業情況,藉此了解是否要投資該公司



Jerry文章總結

 

一間公司的損益表代表公司的盈利以及經營能力,如果要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了解損益表是必要的知識,這篇文章介紹了企業財務報表中的三個重要指標: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稅後淨利率,Jerry最後再簡單做下面的統整

  • 毛利率是指企業銷售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後的利潤占比,反映了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效率。

 

  • 營業利益率則考慮了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後的利潤占比,更全面地評估了企業的營運能力。

 

  • 稅後淨利率則在扣除所有成本和所得稅後,顯示了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

 

然而這些指標也都不能單獨做評估,應該要根據相同產業進行分析比較,並且綜合的利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稅後淨利率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與財務狀況。

 

 

 

本文作者:Jerry(擅長成長駭客設計操作、理財財金資訊知識分享、SEO優化行銷、數位會員經營、網路社群行銷、科技法律。)

 

本文授權轉載於Jerry成長駭客《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差別與公式計算|財報損益表必知指標》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


窩窩Talk
5 (75則留言)

    相關文章

    股市百科
    融資融券是什麼?真的風險很高嗎?信用交易投資風險介紹

    2023/03/17

    投資心法
    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指標─「利息保障倍數」

    2023/03/07

    投資心法
    VIX恐慌指數是什麼?台美股票市場恐慌指數如何分析與佈局?

    2023/07/05

    影音專區
    台股定期—靚亮存 好股中信存

    2023/11/08

    登入窩窩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