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證券學院
ETF:進階篇(二)風險
國際金融部 0 0 666 2022/03/10

在《ETF:基本篇(一)簡介》、《ETF:基本篇(二)好處》中提到ETF是由一籃子的標的所組成,無須選股,降低人為判斷風險,具有分散投資風險的效果。選擇以ETF投資分散了重壓一檔標的的風險,即便是下市,ETF依然保有一籃子投資標的的價值,這並不同於某間企業倒閉下市導致股票和債券失去價值。
那是不是以ETF投資就沒有風險?只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下面說明ETF的風險。
ETF的風險
1.市場風險:ETF是投資一籃子的標的,可以降低個別企業的風險,但是系統風險(市場風險)是無法降低。ETF的價格會因經濟、政治、貨幣、法律等各種影響市場因素而波動。
2.追蹤誤差:追蹤誤差指ETF報酬率與標的指數報酬率的差異程度。既然ETF是追蹤指數,因此投資人會預期ETF的表現與指數表現相同。然而這之間存在著表現差異,主要來自費用支出和指數調整成分股因素所造成。產生追蹤誤差的原因很多,包括基金須支付的費用及支出影響、基金資產與指數成分股之差異、基金的計價貨幣、交易貨幣及投資所用的貨幣間的匯率差價,ETF投資組合的成分股配股配息、基金經理人所使用的追蹤工具及複製策略等,皆會造成ETF的資產淨值與股價指數間存在落差。
3.買賣價差:在買入或賣出 ETF 時,投資人可能會高於"市場"價買入,而賣出時則可能會以較"市場"低價格賣出。但這方面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影響幾乎微乎其微,大部份的情況買賣價差是相當小的,投資人要交易ETF也可以選擇用限價方式來進行,或是要找流通性較佳的ETF交易,可以避免價差很大的問題發生。
4.折溢價風險:大部分的情況,因為ETF存在初級市場申購/贖回機制,能讓ETF的市價與淨值收斂在一定的幅度內,其代表投資人於次級市場交易的ETF市價是貼近其真實價值的,投資人也不需每天去觀察ETF的折溢價變化。發生這個風險通常是ETF的市場流動性不佳所造成,因此選擇流動性大的ETF投資,就能避免這個風險的發生。
特殊型ETF的風險
在ETF的種類中的特殊型ETF,和基金主要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可以放空或做槓桿。槓桿型和放空型ETF僅開放給專業投資人申購,若非專業投資人必須簽署風險預告書才能購買。此兩類的ETF適合投資人短期、波段操作,不適合長期持有。
原型ETF是投資一籃子相關標的,槓桿型和反向型ETF則是透過買賣相關期貨,來達到模擬所追蹤的指數2倍、3倍或反向的效果,因此交易成本和績效大不同。因為期貨合約是每個月結算,無法長期持有,同時期貨還有轉倉成本,也就是先結算本月期貨、換買下個月期貨的成本,因此有時可能費用較高。長期下來,投資期貨型ETF轉倉耗損比股票型ETF來得高,會造成ETF淨值減損。
由於長期投資槓桿型或反向型ETF的內在成本比較高,會逐漸吃掉ETF的淨值,這兩種ETF最好不要持有超過半年。
商品型ETF的風險
此類ETF包含金屬類ETF、能源類ETF、農產品與軟性商品類ETF,商品型ETF所持有的商品,主要會在現貨及期貨市場交易。有些商品型ETF價格波動較大,僅在供需緊俏的時候出現價格極端暴漲暴跌的情況,加上開採成本及替代品價格的關係,因此價格有上下的區間,不具長期向上趨勢。另外能源類與農產品類ETF內扣費用較高,會因為換倉及費用等原因,造成追蹤誤差變大,不建議長期持有,僅能做短期操作。由於原物料波動大,以及常常出現一些過冷、過熱的交易,因此部分ETF在盤中很可能會有較大的折價或溢價,交易之前務必先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