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亮點family


長期投資需要頻繁看盤嗎?

PG財經筆記
0 (0)
0 0 1,107 2021/07/21
投資心法

創業是發揮你的想像力,並運用你的執行力讓結果發生。

 

 

有人相信電動車是未來趨勢、有人相信虛擬貨幣是趨勢。

 

 

在股市,你可以投資一個你認為很有創造力的企業,相信這個公司能帶來改變。

 

 

我們願意拿錢出來投資股票,相信的是未來會更好,最終將反映在股價的上漲。

 

 

投資結合創業的觀點,我們可將股票視為參與一群聰明才俊之人和企業不斷創新和成長的管道。

 

 

除了自己開公司擁有企業,我們也可以選擇購買股票,讓自己擁有一部分公司,用最簡單的方法參與商業世界。

 

 

投資股票能賺錢

 

 

擁有股票市場上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持有股票來賺錢。

 

 

當公司向股東派發股息時,我們會獲得發送到帳戶的現金,接著可以選擇再投資或隨意支出。

 

 

再投資指的是把錢再拿去買股票,支出則是領出來買東西。

 

 

股市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讓我們幾乎不用做任何事就可以賺取被動收入的地方。

 

 

你要做的就是購買並等待。

 

 

有人可能會質疑哪有那麼好康?

 

 

我常聽到長輩說:買股票是賭博,對此我覺得還有更多的思考。

 

 

進賭場做的事跟股票一樣嗎?

 

 

並沒有。

 

 

我曾到柬埔寨觀光,那邊有專門招待觀光客的賭場,我身邊的人帶著些許資金繞半天,集合的時候錢幾乎都不見了。

 

 

在賭場待越久,錢其實就越少,因為你的錢轉移到賭場的莊家、經營者人身上。

 

 

股市雖然據稱有「莊家」、「主力」,但是散戶投資人同樣可以獲勝,用的是機率。

 

 

越不看盤,越能獲勝

 

 

已故先鋒領航集團創辦人約翰‧柏格說過:

 

短期投機活動佔了長期投資的主導地位是市場上正在發生的事情,不過長期投資者完全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股市的日常就像一個白痴在講故事,充滿了噪音、憤怒,沒有任何意義。

 

我最喜歡的規則之一是「不要偷看」!

 

不要讓所有的噪音淹沒您的常識和智慧,請盡量不要注意股市,因為它絕對不會影響您的終生投資回報。

 

—Vanguard founder Jack Bogle

 

 

 

從S&P500指數1926-2020年的歷史資料來看,我們持有代表大盤股票的時間越長,看到正報酬的機率就越大。

 

時間架構 正報酬機率 負報酬機率
每日 56% 44%
1年 75% 25%
5年 88% 12%
10年 95% 5%
20年 100% 0%

S&P500指數1926-2020年的歷史資料
Source: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

 

 

 

如果我們把不同持有時間賺錢賠錢的機率換個角度來看,變成看到虧損的機率。

 

 

我們會發現當每天登入帳戶看一下報酬率,44%的機率會看到虧損;如果我們一年看一次,機率馬上降低到25%;持有五年才看一次,看到虧損變成12%;接下來就十分令人佩服如果有人能做到十年才看一次,看到虧損的機率只剩5%;二十年更好了,過去的數據顯示是100%正報酬。

 

 

不過在現代資訊傳播發達的時代,要能長達二十年不看、不動,實在是令人佩服。

 

 

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客戶講,不要頻繁看盤,最好刪掉你的看盤軟體,培養財經以外的嗜好。

 

 

不要看盤,說得容易但是做起來特別難,尤其是在目前演算法機制運作下,如果你喜歡,這些「資訊」根本如狂潮般垂手可得。

 

 

很多機構、管道會刺激你的感官,暗示你調整、頻繁交易,但如同《不看盤 ,我才賺到大錢 (The New Coffeehouse Investor:How To Build Wealth, Ignore Wall Street, And Get On With Your Life) 》這本書的宗旨:

 

 

要能不看盤,最好是盡早買進一檔能夠反映大盤的指數型基金並放著不管,接著每月儲蓄,就能在退休後過著天天泡咖啡館、放假爬山的優閒散戶生活。

 

 

減少交易,長期持有整個大盤,才是你成功投資的關鍵。

 

 
 
本文作者:PG財經筆記(愛好安靜、閱讀、旅遊以及鍛鍊肌肉,大學畢業後開始投資理財,接觸到ETF資產配置後,如獲至寶。)
 
 
 
本文授權轉載自「PG財經筆記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

 

窩窩Talk
0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投資心法
    大家都知道「複利」威力驚人,但為何很少有人做到?

    2021/07/20

    投資心法
    複利是什麼?為何愛因斯坦說它比核彈還可怕!

    2022/08/01

    投資心法
    長期投資股票、債券、現金 誰的表現最好?

    2021/04/16

    投資心法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想要有錢先改變腦袋設定

    2021/02/01

    登入窩窩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