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證券學院
投資策略篇:四種常見交易策略
國際金融部 25 2 3,474 2022/07/05

多數的投資人大都忙碌於自己的本業,因此投資海外市場,大多透過銀行、保險公司下單基金、ETF,因此所購買的都是收盤價,而非盤中價格。若要購買到心中理想的價格,又不能熬夜看海外市場行情,那該如何呢?
以下介紹以複委託電子下單方式進行交易策略(以中信亮點APP為例):
委託單價格資訊:
市價:市場目前交易價格。
限價:設定一個價格買進或賣出,只有達到設定價格才成交。
上面兩種價格設定方式,再搭配開盤、收盤價格,就有四種下單狀況:開盤市價、開盤限價、收盤市價、收盤限價。
若不想盯盤,委託單時間長度就很重要:
當日單:當日開盤至收盤的時間
長效單:最短為當日+1天,最長為當日+30天
四種下單狀況再加上委託時間長度,就有八種下單委託狀況。下面介紹四種常見交易策略:
1. 市價委託交易策略
通常開盤、收盤價格就是在當下那一刻,因此價格跑掉了,就會買不到或賣不掉。因此若一定要買到或是賣掉,通常會選擇市價下單。然而美股並沒有漲跌幅限制,若睡前選擇市價成交的委託單,恐怕一整晚海外股市上沖下洗,睡醒就接到一堆股票。
那市價委託的好處在哪裡?比如說大陸封城的新聞,擔心蘋果(AAPL)股價將會受到出貨進度影響,未來股價將會跌很多,擔心把之前所賺到的報酬全部回吐。可以採用市價委託單全部脫手,回收本金並保住獲利。
如果是以限價委託單,有可能因為市場漲跌不如自己預期,而無法快速出脫手上的股票,就守不住原本的獲利。
2. 限價委託交易策略
限價委託是最常見的交易策略,它可以免去人為干擾因素,在事前規劃下設下自己心中理想的買進點位或賣出點位。
如果搭配委託時間長度為長效單,那就會是一個放長線釣魚的狀態。以長效單做搭配,不用盯盤,免去了經常要因為點位重設價格的麻煩,亦不用熬夜看盤。
若想像巴菲特一樣建倉,可以以長效+限價或長效AON+限價來委託。AON(All Or None)是整批買或整批賣的功能,通常要100股以上才能用AON功能,使用此功能若委託期間內市場上無法完全滿足委託條件,就不會執行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動作。
當市場大跌,恰好跌至心中股票的理想價格,使用長效AON限價買進建倉100股,由於市場恐慌情緒導致拋售,可能沒幾天就委託單任務完成。另外一種可能市場見大跌而大買,結果股價向上走,以致委託期間內一直無法以心中價格成交100股,結果等了一段時間什麼都沒買到。
因此若還是想要買到一些股票,就使用長效+限價的委託單功能下單。
對於看趨勢作為委託下單的客戶,可以使用觸發功能來交易。觸發功能用於趨勢向上買進,趨勢下跌賣出。
3. 觸發市價委託交易策略
假設阿平發現近期股市已在相對高點,他手上的股票報酬率都很好,原本賺了20~30%,但市場最近訊息很多,股市忽上忽下,他怕趨勢反轉,最後變成白忙一場,趕快利用長效單+觸發市價賣出。
賣出的觸發價格設定大於等於委託價:市價,委託期間若股價觸碰到觸發價格後,就會以市價賣出。若委託期間無碰觸到觸發價格則不執行市價賣出。
4. 觸發限價委託交易策略
追漲買進:假設瑩瑩剛領一包季獎金,她很想買蘋果(AAPL),但剛好此刻美股反彈走高,又來到了上次的壓力點位。買進觸發價格小於等於委託價,未來一個月中,若股價向上突破觸發價格,她可以低接委託價以下的股票。
殺跌賣出:假設小黃發現近期股市已在相對高點,想在春節發給爸媽大紅包,他覺得現在就是獲利了結的好時刻!當股票買進平均成本低於委託價,賣出股票為停利;當股票買進平均成本高於委託價,賣出股票為停損。賣出觸發大於等於委託價,委託期間若股票下跌觸發價格,就會在委託價上方做賣出。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 審慎投資,自負風險
● 上述內容與所分析的金融商品無不當利益關係
本介紹所含訊息,係依據一般市場交易慣例所撰擬,僅供參考,並不代表中國信託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之意見,且不保證所提供資料及數據之準確性或全面性。本介紹之目的並非針對買賣證券、選擇權、期貨或其他證券相關商品提供推介服務,亦非進行交易之要約,個人或企業之理財決策仍需依自身財務能力、投資知識、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自行獨立判斷決定,並承擔相關風險及損益結果,,任何人不得以因信賴本介紹之內容及資料而做出決策或投資為由,向本公司主張任何權利及提出訴訟。本介紹之著作權屬本公司所有,非經本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將本介紹加以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