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證券學院


看穿股票的價值!3 分鐘搞懂「本益比」

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5 (1)
1 1 4,088 2020/03/31
股市百科
最容易上手的股票估價法:本益比法
 
 
評估完一檔股票之後,若認為是是績優股,最後一步驟便是「買進」,那到底要花多少錢買才有獲利呢?
 
 
因此我們必須要對投資標的進行「估價」,看看有沒有潛在報酬,而本益比就是一種最容易上手的估價法。
 
 
1.本益比(P/E ratio)是什麼?
 
 
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簡稱 PE,用來評估一檔股票是否便宜或昂貴。
 
 
例如:
 
A 公司股價 120 元,EPS 每年賺 15 元
 
B 公司股價 50 ,EPS 每年賺 2 元
 
 
哪一間公司比較便宜呢?這時候就可以運用本益比來估價。
 
該怎麼計算呢?
 
 
本益比 = 每股股價 / 每股盈餘
 
"本"指的是付出的成本,
 
"益"指的是企業的獲利。
 
 
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多久後可以回本?
 
因此我們就可以算出 A、B 公司的本益比
 
A:PE = 120/15 = 8 倍
 
B:PE = 50/2 = 25 倍
 
換句話說,投資 A 公司要 8 年回本
 
B 公司則是要 25 年
 
 

 
 
2.本益比注意事項
 
》注意1:要用未來 EPS 預估較為準確,其次是用過去 4 季的 EPS
 
 
感冒斯斯有 3 種, EPS 也分為 3 種
 
1.未來 EPS
 
2.過去 4 季的 EPS
 
3.去年整年度的 EPS
 
 
我們投資一間公司,是要買進它未來的成長性,當然 EPS 要能預估未來的最為準確,不過通常只有法人機構有預估或是投資人自己估算,不然一般在網路上所看到的都是指過去的 EPS。
 
 
因此只剩下第 2 種及第 3 種的 EPS 比較好掌握,夏綠蒂比較推薦第2種,為什麼呢?
 
 
假設現在是 2020 年 11 月,若還是拿過去一年,也就是 2019 年整年度的 EPS 估算,難免有些失真,畢竟 2020 年都到尾聲了。
 
 
若是取得過去三季,也就是 2019Q4 ~ 2020Q3 EPS,則此數據比較新,也比較符合公司現況的營運狀態。
 
 
》注意2:不同產業的企業,不能比較本益比
 
 
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特性,股票市場給的預期也會不同,舉的例子說明:全球最大的筆電代工公司仁寶(2324),近年本益比卻只有 8~10 倍。
 
 
為什麼呢?它已經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怎麼本益比那麼便宜?
 
 
原來是因為做的是代工產業,競爭對手容易跨足搶訂單,市場給的預期沒有很高,因此本益比較低。
 
 
再看看生技業的邦特(4107),專門做洗腎工具,近期本益比 20 倍左右,這間公司股本不到 7 億元,比起仁寶的股本 440 億元,根本是小巫見大巫,但為什麼本益比比較高呢?
 
 
原因是邦特(4107)的產業是走在未來的趨勢上,醫療產業日漸進步,因此市場願意花比較貴的錢買進邦特(4107)。
 
 
 
3.不適用本益比的情況
 
》本益比適合評估「盈餘穩定」的公司
 
 
EPS 如果遇到下列幾項狀況,則不適合採用
 
 
(1) 公司虧損
 
夏綠蒂公司今年 EPS 是 -2 元
 
目前股價是 20 元,本益比為 20/-2 = -10 倍
 
PE 為負值是沒有意義的
 
 
(2) EPS 太小
 
過了一年的努力經營,夏綠蒂公司 EPS 從負值成長為正數
 
EPS 是 0.02 元
 
股價是 25 元
 
這時候 PE = 25/0.02 = 1250 倍
 
也就是說,投資夏綠蒂公司要 1250 年才會回本...這時候 PE 太大,也不具參考價值。
 
 
(3) EPS 長年不穩定
 
假設股價都是 20 元
 
夏綠蒂公司過去 3 年 的 EPS 暴漲暴跌
 
第一年 EPS 為 20 元,則 PE = 1 倍
 
第二年 EPS 為 0.5 元,則 PE = 40 倍
 
第三年 EPS 為 15 元,則 PE = 1.33倍
 
公司營收不穩定,造成本益比忽高忽低,到底是要參考 1 倍還是 40 倍,PE 也沒有參考價值。
 
 
(4) 景氣循環產業
 
什麼樣的股票會容易產生 EPS 長年不穩定呢?
 
答案是景氣循環股,因為公司營收會隨著景氣好壞而波動過大,例如:汽車產業、航空業、水泥業等等。
 
 
(5) 發生一次性獲利 
 
還有一種股票是 EPS 長期穩定,但是某一年突然暴漲或暴跌,通常是遇到一次性的獲利或損失,之後便不會再出現了,因此要計算 本益比,需要從 EPS 把這一次性的利益或損失剔除。
 
舉個例子:潤泰全(2915)在 2011~2012 年的 EPS 平均是 4 元
到了 2013 年卻飆漲到 54 元,原來是因為轉投資的中國大潤發重新以公允價值衡量後,使得潤泰全(2915)稅後淨利飆升,當年度 EPS 才會如此高,中國大潤發因為重新評價貢獻 潤泰全(2915) EPS 51 元。
 
像這樣的狀況只會有一次,隔年便不會再出現,因此在計算 EPS 的時候,要把潤泰全(2915)全年度 EPS 54 元-只有一次性獲利 51 元,以 3 元去計算本益比才合理。
 
 
 
4.迷思:PE 越低越好?
 
》還要考慮「成長性」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 PE 越低越好,畢竟可以更快回本?
 
 
並不見得是這樣,因為還要考慮「成長力」,買公司是買它的未來成長,所以現在本益比高的股票,有可能是市場看好它未來的趨勢。
 
 
但是也要注意,本益比高的股票,股價遭高估的機率也比較大。
 
 
記得大學會計的時候,老師教我們「本益比與報酬率成反比」,那時候不懂意思,為了期末考通過,只好先硬背下來,然而沒想到這時候卻可以用上了。
 
 
一般書籍上常見:
 
本益比 20 倍以上是昂貴,報酬率 < 5%
 
本益比 15 倍左右是合理,報酬率 = 6.6%
 
本益比 10 倍以下是便宜,報酬率 > 10%
 
但是要注意,並非一定,如同上述,還要考慮企業的成長性。
 
 

 
 
5.本益比與企業「未來」成長力的關聯
 
 
上述提到本益比低不見得越好,因為還要考慮企業成長性,這一段更清楚說明兩者的關聯是什麼?
 
 
一般認為本益比超過 20 倍就是昂貴,因為回本速度慢,這是指 EPS 穩定的狀況下,如果是一檔成長股票,有時候 本益比高,不見得回本慢。
 
 
舉個例子:
 
夏天公司股價 20 元,EPS 每年 4 元
 
綠地公司股價 80 元,EPS  8 元,且每年成長 8 元
 
用歷史 EPS 計算,則夏天公司本益比為 20 /4 = 5 倍
 
綠地公司本益比為 80/8 = 10 倍
 
 
初步看會覺得綠地公司比較貴,因為要 10 年才回本,夏天公司 5 年可以回本沒錯。
 
 
但是綠地公司因為不斷成長,EPS 年年增加,到了第 4 年累積的 EPS 已經 80 元,與股價也就是成本 80 元一致,換句話說就是第 4 年就回本了。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具有成長力的個股,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倍數,而且回本速度不見得比較慢。
 
 

 
 
另外也要注意,並不是本益比高股價就會高,本益比高代表市場願意花比較貴的錢買它,但是,萬一企業表現不好,股價很容易跌落。
 
 
買股票要買有把握未來會成長的公司,不要買市場給的預期高的企業,例如製藥公司,一旦研發出新藥,市場會給很高的本益比,但是,萬一突然研發失敗,股價也會急速下滑。
 
 
6.本益比去哪裡看?
 
 
 
市面上大多都是用過去一年度的 EPS,CMney 股市比較特別在於它網站上的本益比數字有:「法人預估 EPS」、「近 4 季 EPS」等。
 
 
 
財報狗是用近 4 季 EPS 總和,並且是每個月計算出 本益比倍數,數據更新得比較快。
 
 
快速結論
 
 
1.本益比 = 每股股價 / 每股盈餘
 
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多久後可以回本?
 
 
2.本益比注意事項
 
(1)要用未來 EPS 預估較為準確,其次是用過去 4 季的 EPS。
 
(2)不同產業的企業,不能比較本益比。
 
 
3.本益比適合評估「盈餘穩定」的公司
 
 
4.本益比越低越好不見得越好,還要考慮「成長性」
 
 
5.本益比越高不見得回本速度越慢,還要考慮「成長性」
 
 
6.買股票要買有把握未來會成長的公司,不要買市場給的預期高的企業
 
 
本文作者:夏綠蒂的選股筆記(會計師出身,喜歡從財報找出蛛絲馬跡,挖掘有價值的股票,建立輕鬆交易的選股邏輯,並善用時間複利的力量,通往財務自由之路。)
 
 
本文授權轉載自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

 

窩窩Talk
5 (1則留言)

    相關文章

    股市百科
    你有300萬投資資金,投入20萬到股市,淨賺了3萬,請問報酬率是幾%?

    2020/09/11

    股市百科
    融資買股很可怕?那貸款買房呢?

    2020/08/03

    股市百科
    不必過度恐慌,我們可以這樣評估跌幅!

    2020/03/09

    股市百科
    股市大跌會影響長期投資ETF累積的報酬率嗎?

    2022/08/04

    登入窩窩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