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亮點family


葛拉漢的價值投資法則─買得夠便宜!

艾蜜莉
5 (14)
11 0 1,365 2021/09/16
美股知識
有在接觸投資的朋友應該聽過,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這位大人物,他是股神巴非特的啟蒙老師,也是備受尊崇的「價值投資之父」。
 
 
 
方法不用太複雜,只要盡可能買到便宜的股票,並且分散風險就會賺錢
 
 
 
他是一位非常注意安全的投資家,方法是透過尋找公司的「淨值」,投資「淨流動資產(廉價)」證券。
 
 
 
白話說來就是,在股票市場賺錢的法則很簡單,只要「買得夠便宜」,就有很高的機會賺到錢。
 
 
 
歷史回溯證據也顯示,這個方法讓他30年平均獲利20%!
 
 
 
簡單方法的背後原理:企業「擁有」什麼和「虧欠」什麼
 
 
 
班傑明.葛拉漢認為可以從「資產負債表」去揣摩過去的財務狀況,就可以比較能確實掌握一個企業的全貌。
 
 
 
資產負債表有「資產」、「負債」、「股東權益」這三大區塊。
 
 
 
這三大區塊有個很重要的恆等式: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資產就是公司預期未來可以拿來賺錢,或者公司未來可以轉換成現金的東西,而負債就是公司欠廠商或銀行等的錢。
 
 
 
而將資產減掉負債後,就是公司的淨值,也就是所謂的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白話的說,就是:即使這家公司倒了,有多少錢能還給股東!
 
 
 
其中,再仔細看「資產」這個概念,因為資產就是公司預期未來可以拿來賺錢,或者公司未來可以轉換成現金、或減少繼續花錢的資源。
 
 
 
如果這個公司的資源,特別是一年內可以快速變現的部分(又稱為「流動性資產」),能夠一次償還所有負債,表示這家公司不只「有家底」!
 
 
 
而且變現能力強,口袋錢夠多,即使突然遇到狀況,也能全部把負債結掉,不會輕易倒閉,這樣投資起來就比較安全。
 
 
 
30年平均獲利20%的解密:買的價格越低越好,並且以整體投資取勝!
 
 
 
非常多知名研究機構檢驗班傑明.葛拉漢的選股邏輯,也考慮時空背景因素、和通貨膨脹的必然現象,要用班傑明.葛拉漢這麼嚴格的條件,來找現代投資機會很不容易。
 
 
 
所以,當代認為可以評估的另一個指標是:股價淨值比(Price to Book,PB值)加上班傑明.葛拉漢的方法取勝的關鍵是,「只要確定很便宜就行了。」
 
 
 
不會寄情於組合中那隻股票有多好的表現,而是依靠「整體投資組合」的表現取勝。
 
 
 
也就是說,把當時所有便宜的股票都買進來,整體績效平攤下來,就一定會賺錢。
 
 
 
證據:實證資料顯示,從1966年~1984年,撈取PB<1,排名下來的最便宜10%企業,年複合成長率可以有14%!
 
 
 
而且一年只在重要的一天選股票,然後一年後再檢視,持續做下去!30年下來,就有20%以上的回報率!
 
 
 
四大密技讓績效上看30%!
 
 
 
許多研究機構都有對班傑明.葛拉漢的方法進行細部檢查,發現有以下幾點密技,會讓績效提升更多!
 
 
 
密技一:排除金融股票
 
 
 
挑選股票時,如果再多點功夫,把銀行、金融類型的企業排除,這個方法可以高於指數的40%!
 
 
 
密技二:排除借錢太多的企業
 
 
 
如果拿走高負債股票呢?概念就是把明顯可見的體質幼弱的拖油瓶排除掉,留下負債比低(Debt/Equity最好小於0.2)的健康寶寶,加入買得越便宜、且有輕鬆還債能力的公司,績效表現可以優於大盤兩倍!
 
 
 
密技三:小型股票成長空間更大
 
 
 
簡單來想,本來就已經是大龍頭的企業(例如可口可樂),要有再怎麼好的成長空間就很難,類似天花板效應的概念。
 
 
 
如果投資標的特別挑選中小型企業,飆升的成長空間就多了許多。
 
 
 
密技四:穩定、控制好紀律,至少保持5年
 
 
 
有個驗證實測結果指出,如果購買和持有排名最低25%股價淨值比(Price to Book Value, P/B)的股票,這樣的紀律保持五年,投資績效是能夠百分之百優於最高25%股價淨值比的股票。
 
 
 
結論:買得便宜(不虧本)、買得安全(少負債)之外,還要分散風險
 
 
 
這個方法是價值投資始祖,如果威力沒那麼厲害,絕對不會流傳一個世紀之多。
 
 
 
但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方法會成功的原因是:分散風險,每次購買都上百支股票、每年再進行調節。
 
 
 
所以要進行這個投資方法的朋友,千萬要記得「組合」分散風險的保全。
 
 
 
本文作者:艾蜜莉(現為投資理財講師、暢銷財經書作家)
 
 
 
 
 
 
本文授權轉載於艾蜜莉-自由之路
 
 
 

※小叮嚀:

本篇文章為作者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代表本公司(中信證券)立場或本公司業務或交易流程之介紹,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審慎評估自身之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度等事宜;相關文章中如涉及法規、作業流程或制度介紹,可能因為時空背景變化或本公司規範有所異動而不同,投資人仍應以最新法規、本公司作業流程或制度規範為準。

 

中信亮點family
5 (14則留言)

    相關文章

    投資心法
    先別急著繳學費!投資前先準備這「3件事情」

    2020/05/04

    投資心法
    股票只佔巴菲特資產的25%!股神成功的關鍵是?

    2019/12/11

    投資心法
    新鮮人想開始投資?先看看這5個小叮嚀!

    2020/07/31

    投資心法
    投資就像馬拉松,取得優勝的前提是要跑完全程!

    2021/07/26

    登入中信亮點family